潜标,是大洋考察常用的设备之一,通过布放到海面以下的传感器,来长期观测海洋环境要素。前几天,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在阿蒙森海作业区布放了我国首套极地生态潜标,可以在海里给生物拍照。而作为此次考察的重要任务之一,队员们还将回收第38、第39次南极考察中布放的潜标。那么回收潜标又将如何操作呢?
包括我国首套极地生态潜标在内,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将在指定站位共布放和回收10套潜标。与生态潜标不同,本航次回收的是基础型潜标,主要用来观测海水基本数据。它们都是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第39次南极考察时布放的,在海里已经有一到两年的时间。
每一套潜标,都是用缆绳将传感器、浮球、重块连成一串。通过长时间布放在海洋里,持续获取相关数据。由于受到海水流动、冰山移动等因素的影响,潜标的位置会与当初释放的原点有所差异,因此回收潜标,首先要做的就是重新定位。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队员 王德麟:它是一个声学的换能器,功能类似于一个陆地上的扩音器或者是话筒,它发出一个声学信号,跟水下的释放器进行通讯,释放器会回应一个信号,被它接收到之后,我们通过传输的时间来估计距离释放器有多远。
定位之后,考察队员会点击设备上的遥控按钮,让潜标最末端的重块与绳索脱钩,传感器就会在浮球的带动下迅速浮向海面。很快,驾驶室的船员们通过望远镜找到了颜色鲜艳的浮球。而下一步,就要把它们回收到甲板上。
总台央视记者 陈博:在“雪龙2”号的飞行甲板,极地适用的六旋翼无人机已做好准备,浮球彻底上浮到海平面之后,这个无人机将搭载着大概500米长的绳索和4个挂钩飞行到浮球的正上方进行抛钩。
从去年开始,“雪龙2”号实验室就创新使用无人机远程回收潜标的方式,与传统回收方式相比可以节约70%的时间,更加安全高效。而使用的重型无人机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联合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发,具有大负载、高机动、抗低温等特点,适于在极地等特殊区域作业。
在挂钩钩到潜标后,考察队员们集体接力拖拽,最终成功回收。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雪龙2”号大洋队队长 陈超:我们是年复一年进行潜标的回收与布放,这样就能够获取到长时间序列水体的环境数据,掌握它的年份和季节变化,有效填补数据空白。(总台央视记者 陈博 李洁 宋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