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深圳正加速布局“天空之城”,抢跑低空经济发展的“新赛道”。
近日,《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为《促进条例》)经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并将于2月1日起实施。
这是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专项法规,为低空经济“腾飞”提供法治基础。
国内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专项法规落地有何意义?深圳如何紧抓时机,实现低空经济领域高质量发展?对此,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采访了深圳北航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深圳市低空经济专家委员会智库专家刘荣科。
建立低空飞行协同管理机制 推动深圳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创新之城,深圳有较好的低空经济产业基础,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生态链,拥有多家低空经济头部企业,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70%的市场份额。为了简化空域资源申请手续、厘清部门职责、提高飞行服务保障能力,《促进条例》要求建立低空飞行协同管理机制和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协调机制。明确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工作的职责分工,解决本市低空飞行领域的空域划设、飞行活动监管等难题。低空飞行协同管理机制的建设对低空经济有何促进作用?
刘荣科表示,这次颁布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对于整个低空经济行业的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促进条例》的推行也是深圳在低空经济领域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促进条例》,有效聚合了低空行业相关的资源,让更多资源投入到低空经济产业中来,加快了整个低空行业的发展。对于深圳实现‘天空之城’的目标,打下夯实基础。”刘荣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起降、通信、充电等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深圳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为了高效推进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本次《促进条例》还规定,由市政府统筹本市低空飞行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同时支持社会资本依法参与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鼓励社会资本建设的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向社会开放共享。从外卖“飞起来”,到打“飞的”出行,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
对此,刘荣科提出,高科技的发展实际上主要倚靠相关行业上游以及产业链的前期铺垫,低空产业的发展对科技的依赖性非常强,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的引导及投入也十分有必要。“人才是低空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第一要素。当前,深圳低空产业人才培养机构的力量比较单薄。”刘荣科坦言。他认为,通过本次《促进条例》的改善,深圳高校、职业院校等均可开设低空经济相关支撑学科专业。有关部门协同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围绕核心零部件和核心技术领域开展技术攻关,促进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化应用。“整个《促进条例》非常完备。”刘荣科说。根据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发布的一份白皮书,到2025年,低空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达3万亿至5万亿元。
作为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地方性法规,《条例》共9章61条,在健全低空融合管理机制、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产业应用领域等方面作出制度创新,助力深圳低空经济中心建设,以立法助深圳低空经济“高飞”。刘荣科认为,深圳现在要发展低空经济,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在深圳,不仅有着许多高端科技,能够满足产业上下游的研发生产,这一次《促进条例》又在法律上铺路,“所以实现‘天空之城’我们有信心,也希望这个目标能够早日实现。”